2014年至2016年,从一个贫困县的基层法院到全国优秀法院。
3年来,宁陵县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重审判、强管理、树品牌、创一流”的工作思路,确立“审判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工作理念,牢牢坚守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在2014年全省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调查中,该院位居全省基层法院第一名;在2015年全省法院重点工作考核中,该院位居全省法院第十名,被评为“全省优秀基层法院”;2017年1月14日,该院又站在了“全国优秀法院”的领奖台上。
荣誉的背后,是一行行坚实的足迹。回首宁陵县法院过去3年来的工作,让我们把那些闪光的足迹在这里一一重现。
以人民群众需求为风向标
“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一句句朴实但含义隽永的话语引领着宁陵县法院勠力前行。
3年来,宁陵县法院紧紧围绕“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工作主线,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努力满足多元司法需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立案难曾是影响群众享受司法公证的一大难题。自2015年5月1日实行立案登记制以来,宁陵县法院实行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并且在立案大厅细化登记立案流程,实行“一次性”告知,让当事人明明白白、轻轻松松完成登记立案程序。
对依法应该受理,如涉及物业纠纷、村民自治组织成员权益纠纷等,在实施立案登记制前一般不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该院一律予以登记立案。
“这诉状可是我自己写的。你看,那张桌子上有诉讼文书的格式,对照着格式写,保准错不了。就连我坐的这个轮椅,也是刚才导诉员看我拄拐办事不方便给推过来的。”一名前来立案的老大爷告诉记者。老大爷享受到的这些服务,来自宁陵县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面积不大,功能却很完备:几个设置精细的服务窗口,组成了集导诉接待、立案登记、立案调解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诉讼服务大厅。
“每次来这里,总觉得亲切,不仅仅是因为干警服务态度好,对于我们这些外地来的律师来说,方便、快捷、办事效率高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大厅里设有公开的电话栏,电话栏里有包括法院院长在内的全院法官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方便律师和当事人随时与法官联系。
“柜台式办公,门诊式服务。”“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这是群众对宁陵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评价。宁陵县法院院长王宏伟告诉记者,为给百姓创造有效的沟通平台,方便群众来访,该院在诉讼服务大厅里还增设了领导接待室,每天安排一名党组成员专门负责信访接待工作。此外,该院还积极探索开通网上立案平台、推行异地立案等新举措,通过形式多样的诉讼服务让司法更加贴近群众。
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到哪里,宁陵县法院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就要跟进到哪里。随着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实施,大量纠纷拥入法院,为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宁陵县法院整合法院内外的解纷力量,优化法院内外的资源配置,努力打造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制。家事法庭主动与司法、民政、村镇调解员对接,形成了一个基层调解组织,哪家有事儿,第一时间就去调解,调解网络覆盖全县各个角落。
张弓法庭在总结多年调解办案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根据案件难易程度不同,参与调解的人员组成也不同的四级调解模式:一级调解由承办人了解案情后,对一些案情简单能调解结案的纠纷进行调解;二级调解由承办人主动与人民调解员、村干部结合,及时组织当事人到法庭或到调解网点进行调解;三级调解是经二级调解仍不能调解结案的案件,由法庭庭长与司法所长、社会法官相结合对当事人组织调解;四级调解是经三级调解无法结案但仍有调解可能,或案件系上级交办,领导关注、影响较大的案件,由法庭庭长组织主管副院长或院长与当事人所在地乡镇主要领导联合进行调解。目前,四级调解模式受到省、市领导的关注,已在全市推广。
不难看出,从立案、诉讼到解纷,宁陵县法院打造了一条司法为民的全程服务链。正如省人大代表刘红所说,宁陵县法院以群众需求为风向标,满足了群众在新时期的新期待,法院在群众中的形象越来越高。
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司改红利
3年来,宁陵县法院紧紧按照中央、省、市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使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司法体制改革在宁陵县法院呈现出蹄疾步稳、上下联动、次第开花的态势。
宁陵县柳河镇的王某到法院起诉跟丈夫黄某离婚。宁陵县法院家事法庭受理此案后了解到,虽然原告表示要离婚,但她本意并不是离婚,而是想以离婚来得到在这个家庭中的话语权。
“案子审完后,不能一判了之!”家事法庭庭长卫峰第一时间约见双方当事人。办案法官向原被告双方同时发出《法官寄语》:“……作为家庭共同成员的夫妻双方,对家庭事务应本着互谅互让,求大同存小异的心态解决问题……家和万事兴,夫妻同心,黄土变金。希望你们能够多沟通,互理解,为家庭幸福、孩子成长、老人晚年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收到这样一份“判决书”后,黄某非常感动,“法院都是为俺好,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和好,俺现在就去把媳妇、孩子接回来过年”!
宁陵县“家事法庭”成立于2014年3月,是全省首家,成立之初法院专门抽调4名女法官办理家事案件。两年多来,该法庭共办理家事案件800余件,调撤率70%以上,近百家法院前来学习交流。省法院院长张立勇、商丘市中院院长孙同占分别批示在全省、全市推广。家事法庭的成立,迈出了宁陵县法院司法改革的第一步,一项项司法改革措施在宁陵县法院逐步展开。
2015年7月,该院成立全省首家小额诉讼法庭。让当事人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小的成本化解矛盾,让法官从烦琐的程序中解脱出来。该法庭成立以来,共审理小额诉讼案件420余件,调撤率70%以上,平均审限仅为11天。新华社对宁陵县法院的小额诉讼法庭工作编发了通稿,省法院院长张立勇批示在全省法院推广。
2015年10月,该院成立全省首家医事法庭,专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人民日报》、新华社对医事法庭进行了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2015年11月,该院设立律师工作室,更是开创了全省的先例。除此之外,宁陵县法院还在逐步探索建立现代化法院管理模式和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建立起诉讼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判决书改革机制;调解书后面附上法官寄语,使调解书充满了人情味和正能量;逐步推行院、庭长办案常态化……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正在宁陵县法院渐进式铺开。
“能者上、庸者下。”宁陵县法院严把法官员额考试入围关。经过考试、考核,宁陵县法院将有25名法官入选首批进入员额。这些法官可以“我的案件我做主”,同时也要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王宏伟说,改革有阵痛,也并非一蹴而就,但员额制和司法责任制带来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法官们将更加注重案件质量,这意味着以后的瑕疵案会大大减少。
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
“执行”就是把纸上的东西变为当事人实实在在的诉求。
3年来,宁陵县法院按照“权利实现最大化、执行效率最大化”原则,用足用活用尽执行措施,使一批积案得到妥善执结,执结标的到位率大幅度提高,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涉执信访案件实现了息访罢诉,执行工作全面纳入规范化轨道,执行工作长效机制运行良好。
“坚持以人民呼声为第一信号,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在宁陵县基本解决执行难誓师大会上,王宏伟再次对基本解决执行难提出了要求,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久久回荡在会场。
这是对宁陵县60多万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从那一刻起,向执行难发起总攻的“冲锋号”正式吹响。
一系列措施逐渐实施:调配3名法官到执行局;招录12名法警充实到执行队伍;调配4辆公车专门用于执行工作,并购置单警装备和执法记录仪;召开打击“拒执罪”公、检、法“三长”联席会议,专门部署打击拒执犯罪专项活动。
在执行中,执行法官详细了解情况后,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查封、冻结、扣押、划拨、搜查、拍卖、变卖等权利,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故意转移藏匿财产、妨害执行的被执行人,坚决采取民事制裁、司法拘留等强力措施。这种对于不同类型案件区别执行,因案施策因人制宜,实行区别化案件执行的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简报》(信息专刊第23期)刊发推广。
通过最高法院联网查询系统,实现网上查询,截至2016年年底,该院通过信息化手段查询银行存款等800余人次,冻结账户240个,冻结存款800多万元。
利用流动法庭车、电视台晒“老赖”。通过公开曝光“老赖”,收到了全民追缉“老赖”的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共计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160人。
加大司法拍卖力度,自2014年9月拍卖开展以来,共上传拍品67件,拍卖总金额为1650万元,成交56件,成交金额为1023万元,成交率为
76.5%。
这些强有力的措施群众可知可感。“多亏法院帮忙要回了钱,让我们一家可以安心过节,真的很感谢法院!”宁陵县法院“百日执行风暴”执行款发放仪式上,农民工李峰激动地说,“因为生意繁忙,我并未过多地问及我的案件,没想到,接到法官电话,竟是通知我来领执行款的。我对案件没有太上心,但是我知道他们是真的用心了。他们‘为民、亲民、便民’的工作态度让我敬佩。”在2016年9月13日的这次执行款发放仪式上,宁陵县法院当场兑付11名申请执行人案款129.6万元。
2016年11月22日,宁陵县下了雪。法院执行干警一大早到达郊乡小段庄村,为申请人李某要求排除妨碍一案开展执行。执行干警在雪地里自己动手,将李某家门前的杂物一一清理,李某感动万分,为干警们送上热茶。
2016年11月29日,宁陵县法院集中在室外公开审理3起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案,并让部分“老赖”参与旁听,庭审后,一些旁听的“老赖”主动履行了执行义务。
对于一些有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老赖”,宁陵县法院执行局多次组织凌晨、傍晚打击“拒执罪”专项行动,打破上班办案、下班回家的常规,将一些“老赖”堵在温暖的床上、晚饭桌上。
3年来,宁陵县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148件,执结913件(其中实际执结613件,终本300件),执行标的额1160余万元,依法拘留132人次,追究刑事责任5人。其中被执行人郭金欣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打击拒执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秉承“廉洁自律”夯实队伍根基
“基层的司法工作给人民群众留下‘第一印象’,也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王宏伟对此非常清楚,它要求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审判队伍。
“接打电话时,你是否文明用语;一份法律文书,标点使用是否正确……我们的司法审判工作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群众需要的事做起!”王宏伟说,“只有这样,法官的形象才会树立起来,老百姓对法院的满意度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3年来,宁陵县法院始终注重增强干警素质,培养责任意识,提升司法为民服务热情,以创新法官队伍教育管理机制为保证,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法官队伍和司法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极大地激发了队伍活力,增强了队伍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一个善于学习的领导班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个冬日的午后,在宁陵县法院办公室,王宏伟和院领导班子以及各部门负责人一次次围坐在会议桌旁,认真学习“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相关知识内容。
3年200多次,以王宏伟为院长的宁陵县法院,已将领导班子集体学习确立为一项重要制度,长期坚持。宁陵县法院政治处主任骆俊杰说:“通过学习教育,宁陵县法院变化最明显的有两点:一是领导班子向心力、战斗力明显提高;二是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领导班子带头学,法院干警跟着学。“发生交通事故,肇事者把伤者送到医院后离开,这是不是肇事逃逸?”宁陵县法院研究室主任张庆生在“宁法研究”微信群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张庆生根据大家的意见写了一个案例分析,还在省法院的一个杂志上刊发。作为“宁法研究”微信群的发起者,张庆生说,成立微信群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联系方便,但该群自2015年3月成立以来,已经成为大家学习、讨论的公共平台。
除了自发学习,宁陵县法院还统一组织干警进行学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2015-2019年全国法院教育培训规划》,宁陵县法院加强和改进着干部培训工作。
采用专项培训、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对干警进行新颁法律法规培训,建立周二下午业务学习制度,坚持举办“法官课堂”“法律茶座”,邀请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来院授课,解决审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开展巡回法庭审判,不断拓宽巡回审判范围,切实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实现法官与群众“零距离”接触。
学习使法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但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首先断案的法官必须公正廉洁。
3年来,宁陵县法院深入落实“两个责任”,坚持“四个从严”要求,誓不让制度、纪律成为“稻草人”。一系列新的党风廉政建设部署在宁陵县法院全面铺开。
加强理论学习,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平台,依托党组中心组、基层党支部等平台,采取个人学、集体学、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广泛地学习领会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开展廉政谈话教育,党组召开民主生活会,积极推行“苗头上级谈、重点一把手谈”的原则,对不同阶段的廉政问题运用不同的方式谈话,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整体开展;采用廉政亲情寄语、廉政短信、廉政监督司法服务卡等,通过亲人提醒、短信提醒等方式,将廉政贯穿到工作生活中。
开展廉政庭审教育活动,对职务犯罪案件,组织基层干部、法官及其家属参与旁听,“零距离”接受廉政警示教育。
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片,赴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让法官受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组织全院干警到商丘市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典型案例,一幕幕骇人听闻的罪恶轨迹,警示着全院干警,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筑牢反腐防线。
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全省首家干警公示栏,公开包括院长在内的全体干警的手机号码、职务、照片,方便群众对号认人,并公开廉政举报电话,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
坚持廉政监督员制度,2014年以来,该院共6次召开廉政监督员座谈会,邀请廉政监督员参与审务督察10余次,累计发送案件监督卡7800余份。这些廉政实招,扣紧法院工作各个环节,切实把“两个责任”扛在了肩上、落到了行动上。
然而,如何让这些规定和制度真正产生震慑力?“只有让踏红线者尝到触碰高压线的惩戒滋味,才可能使权力在新规面前真正做到望而生畏,戛然止步。”对违法违纪的干警,宁陵县法院坚决从严查处,坚决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2014年以来,该院共对2名违纪人员给予党政纪处分,其中行政记大过1人、行政记过2人,对情节轻微的6人次通报批评或诫勉谈话。
这些足以证明,在宁陵县法院,党风廉政建设不是喊口号,落实“两个责任”也不是走过场,不认真履行责任就要受到严肃追究。
现在,无论是当地的群众,还是外地前来法院办事儿的当事人,只要谈起宁陵法院都会赞不绝口:他们始终想着咋方便群众;即便是打官司,来到宁陵县法院气也消了一半儿,来法院办事儿放心、舒心……
在过去的3年里,宁陵县法院谱写了“公平正义”的精彩篇章,荣获“全国优秀法院”不是终点,而是让宁陵县法院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未来的宁陵县法院会以怎样的姿态为民服务?
“不忘初心,公正司法,让群众在改革创新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历史的使命,更是宁陵县法院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http://newpaper.dahe.cn/jrab/html/2017-01/19/content_114226.htm